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大颐堂

来者便是有缘客,开怀笑迎惜缘人。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老可, 号:清公、莲道人、随翁、问石山人、石悉、知不道人、沾化砚农、榖者等,斋名“大颐堂”(曾用“大如堂”)。生于甲辰仲冬,齐地布衣。今蛰伏幽燕,僻于乡野,藏修丹青,执经问难于世贤,业以刻鹄类鹜也。闲读耕砚,舌耕家塾,稽古之力,鬻画糊口。虽寒,犹乐耳。

笔墨见真境 格高识本然——评老可书画 文/温月  

2017-08-25 13:13:11|  分类: 名家点评老可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笔墨见真境  格高识本然

——评老可书画

温月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老可的画我很喜欢。从华人世界范围来看,画写意水墨画,老可先生应该说是树立了一面旗帜。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,齐白石、张大千、李苦禅、潘天寿、李可染等大师的写意水墨画艺术水平已经达到了非常的高度,而被世人所崇敬。现在看了老可的作品,我感到老可的画中对他们的优点都有所吸收和融合,但他还有他自己特殊的发展和创造,已经形成了完整而特立独行的“可家样”。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,就是缘于自己得天独厚的艺术创造。难能可贵的是,所有的这些,我们在老可身上都看到了。

2017年08月25日 - 老可 - 大颐堂
老可作品《清风脱然至如来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近期,艺术收藏市场突然刮起了“老可书画收藏热”,不仅仅是在中国内地京津冀鲁豫地区和江南沿海省市,而且在台湾、香港地区以及海外新加坡、美国和欧洲华人密集区也已渐成气候。好多藏家友人邀请我开笔著述,解析老可的书画艺术。其实这些年,我经常往返内地,关注研究老可就从未间断过。虽然在中国内地世俗眼里,老可游离于体制外是在野派画家,但毕竟是华人画坛上悄然升起的一颗巨星,且光芒四射,耀眼非凡。老可艺术的光芒已经涤荡和洗礼了世俗的浅见短视,而以其真才实学与卓越艺术才华被人们所敬佩和推崇。研究老可书画艺术,还得从艺术本源着手。


2017年08月25日 - 老可 - 大颐堂

 老可


      有人问,老可的书画艺术代表了什么方向?我认为他代表了艺术家为人类尚美而秉持学术良心、服务奉献的方向。老可的作品来源于生活,所以鲜活;因为感悟于生命生存之蹉跎而升华为艺术创作灵感,所以与大众容易产生共鸣,而被大众所喜爱。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作品,他掌握了中国美术的传统、中国文化的传统、中国思维方法的传统,那就是任何作品都不能离开传统意义上的矛盾依存,都是对立统一的。他画的作品大多见诸于韬光养晦,大象无形而高隐,或是佛家参禅悟道而意蕴深远,于宁静中看到内心的不屈和恒志的昂扬,其实都是充满并丰富了的矛盾共同体。他的作品,实际上代表了人类生存的一种大智慧和理想抱负、一种由衷的愿望、一种向上的精神。在这个意义上讲,他所褒扬歌颂的美的方面是有现实基础的,是符合人类尚美需要的,也符合历史的发展。


2017年08月25日 - 老可 - 大颐堂
老可作品《终日凝然万虑忘

      老可的画,有现代的写实功底,又有传统的韵味,因此他发展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。他的作品质朴、形神俱备、清新动人。中国画传统的笔墨新,还在于形象的内涵新;情与景的深化,在于作者赋予对象自身的感受与理想,所以他画中形象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。老可是通过物象来表现和预示人间的苦乐冷暖,表达个人的人生情怀,通过物的情性来表现人性,凸现人世间的情爱、童趣、天真与人生感悟。


笔墨见真境  格高识本然——评老可书画 文/温月 - 老可 - 大颐堂

老可作品《但喜粗粮娱小我  殊无兴趣见大人

 老可现在于艺术创意方面仍然继续着传统绘画掌握的戏剧性,于平淡中见神奇。作品是否富有吸引力,体现通幅整体与局部、单一元素符号与块面结构、大黑与大白、干与湿、浓与淡等等矛盾的戏剧性是必要条件。有些美术评论者对情节性这一概念的内涵的理解太过狭窄,以为只有有故事内容的作品才有情节。其实,老可画的《但喜粗粮娱小我  殊无兴趣见大人》、《俯察横斜千万枝  悦目更多是清叶》、《清野闲草花  空门青对月》、《幽怀南山共秋清》、清野深不知  明月来相照等等,尽管是花鸟作品,却赋予了拟人化的诗意,寓情于画中,让人浮想联翩,渐入佳境,韵味无穷。正如唐人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等诗意那样,有戏且出彩。老可作品《幽怀南山共秋清》中的鸟眼,静中含动,眼神别样,体现着各种内心冲突、心神不安的戏剧性。既有生活情趣,又让人面对现实人生无不发人深省。


2017年08月25日 - 老可 - 大颐堂
老可作品《幽怀南山共清秋》

 我们不难看出,老可很注重书画创作的诗情画意。他把一只鸟、一片叶、一朵花、一颗小草的描绘都让它注入人的情感,画出物象自有的神趣,画出作者对它们的感受,借物喻情、借物喻意,这种拟人化手法,老可运用自如,这是非常可贵的。就这一点,我觉得他超过了前辈大师。好多题材,齐白石也画过,张大千、潘天寿等都画过,老可认真吸取了他们的笔墨优点,深刻领会了传统水墨画的美学品格,更强调借物抒情,认真体察所要表现的自然物象与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,因此更富于生活气息,更富于动人的情趣。


2017年08月25日 - 老可 - 大颐堂
老可作品《清秋不语听时凉》

  老可在笔墨上有激情,他保持着中国水墨写意画的基本特质,着重发挥笔墨形式语言的魅力,保持通篇痛快淋漓,大有“笑傲浮云笔下过,真情水墨写蹉跎”的悲天悯人情怀。他的作品溶入书法用笔,下笔干湿浓淡相宜,运墨气韵生动,做到形、质、神兼备。尤其他画的清荷,墨色变化很多,很丰富。他画的清荷已经不是人们生活中所习见的普通形象,而是高雅、清丽并承载着令人无限遐思和畅想的佛国之花,有清气和禅意。他发挥了用笔用墨的高超技巧,创造了难能的美感效应。


2017年08月25日 - 老可 - 大颐堂
老可作品《心栖物外度清时

    我们都知道,老可以画清荷题材创作著名,他的《绿水光中妙莲清》、《心栖物外度清时》、《静娴幽栖一塘清》、《翠清连云万叶开》、《闲栖荷塘心别幽》等作品,在表现技巧和反映人文思想境界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,获得广泛好评。在创作上,他一方面注意探索中国画新的表现技法,一方面追求表现物象的时代内涵,实际上已坚实地奠定了他重视深入生活、感悟人生的创作道路。


2017年08月25日 - 老可 - 大颐堂
老可作品《闲栖荷塘心别幽》

 他以敏锐的观察,巧妙的构思,精湛的技巧,开拓了水墨写意画的新领域。他用笔奔放,用墨恬润,在写实中追求凝重,在平淡中呈现意趣。他的作品意蕴有着浓重的时代烙印,绘画无不在透露着真情,表现生活情趣与人生感悟后的意念,也是在曲折地反映这个多彩的时代。从他的画中可以证实水墨写意画与时代也是密切相关的,并且好的艺术作品其精神内涵是能够跨越地域、跨越时空、跨越当代的。


2017年08月25日 - 老可 - 大颐堂
老可作品《幽居寒山读清泉》

    面对传统, 老可是继承而不是重复。在技法上通过对所用质材性能的掌握,以至熟练地表现客观对象的形与质,表现所要表达物象的质感与生态,表现从生活里来的物理情趣,似而不俗,雅而高韬,意境深邃。


2017年08月25日 - 老可 - 大颐堂
老可作品《竹园幽栖》

     老可是人们公认和赞誉的当今中国画坛、也是世界华人艺术界当之无愧的写意水墨画翘楚。老可的艺术成就,是全体华人的骄傲。相信他的艺术之路会越走越远。我期待着老可在未来的艺术征程上再出佳绩,再创辉煌。因为崇尚和敬仰老可的艺术天赋,所以坚信不疑。我们拭目以待。

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2年10月于美国纽约

2017年08月25日 - 老可 - 大颐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